再议如何界定水文化 |
2015-03-13 |
如何准确界定水文化是水文化研究和水文化建设的前提,也是构建水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石。由于对“文化”概念界定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对“水文化”概念的界定也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目前,对“水文化”概念界定已有数十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有一定道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对“水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个不断认识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每一次对 “水文化”概念界定认识的深化,对水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对水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是向前的推进。笔者在认真研究己有的“水文化”界定,包括自己过去对“水文化”界定的基础上,现对“水文化”概念作如下新的界定:水文化是水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人们以水为载体,在各种水事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些联系主要包括水与人们的生存、生活、生产方式和水与社会的文明、经济、政治、军事、生态等方面的联系。 这样界定水文化,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保留了对一般文化概念界定的基本元素,即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突出了水文化概念的特征,“以水为载体”、“各种水事活动”,把水放在文化的中心位置,揭示了水文化深刻内涵。三是强调了各种联系,明确了水文化的研究对象,揭示了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水文化就是从认识水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联系作为切入点,揭示水文化在水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观规律。四是这个界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为构建水文化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并使这一理论能够融会贯通。 水文化的这一界定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作以下简要说明。 一是“以水为载体”。载体,是指承载某种事物的物体或介质。也就是说,水本身并不是一种文化,只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或一种媒介,承载着人与水、水与文化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承载着水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如水对人的生命、健康,水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审美等都有重要作用;二是承载着人类对水的伟大实践,如饮水、用水、治水、管水、节水、观赏水等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这两方面的联系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水文化。因此,水文化也可以说是“以水为载体”的文化。 二是“水事活动”。主要包括治水、用水、管水、护水及爱水、赏水、咏水等活动。“水事活动”是水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无论如何界定水文化,都应把握水文化的主旋律。即:水文化是一曲颂扬水精神的高亢赞歌;是一幅描绘人水相亲、人水和谐、人水共荣愿景的美好蓝图;是一部记述人们爱水、治水、管水、护水思想智慧的鸿篇巨制。 水文化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应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准确界定水文化。这是构建水文化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二是明确水文化主要内容。这是水文化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是正确开展水文化建设,这是水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和成果,是水文化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构成完整、科学、系统的水文化理论体系。 上述对对“水文化”概念新的界定,仅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以便为构建水文化理论体系而共同努力。
作者:李宗新 责编:李珊珊
|